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基层风采
扬帆起航正当时 携手同行共成长——智行书院导师工作纪实
作者:文/孙峰    新闻来源:智行书院    责任编辑:穆潇   浏览次数:617   发布时间:2021-11-11

“坚持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困难,我们往往会被许多现实因素打败,旁人的眼光也时刻在影响着我们。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沮丧放弃,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来自健康管理学院2021级市场营销专业83-85班学业导师郑华童教授在与学生第一次线下见面时,就帮着学生去规划大学生活。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书院+院系”的双院制育人模式优势,建立师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共同体,智行书院本学期持续开展导师相关工作,开学以来共开展各类导师指导活动60余场,辐射人群达2000余人,扎实推进导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落实,助推导师工作有序开展

智行书院成立书院导师管理委员会,在落实学业导师工作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总结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探索将学生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的新路径。9到10月,书院在与临床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智能医学工程学院等院系的双院沟通会议上聚焦学业导师制落实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密切沟通,明确学业导师的选聘、工作职责等相关工作,为新学期导师的工作提供支持。

二、形成合力,选优配强导师育人队伍

书院在选拔导师队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科结构、专业吻合度、专业技术职务和年龄互补等因素。学业导师当中既有学术大家,也有领导干部,既有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也有工作多年的资深教师。朋辈导师均由2020级优秀学生干部担任。每位导师指导1-2个小班,定期走进班级、走进学生从关爱学生成长、提升专业认知、规划学业生活、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助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本学期,书院共为2021级新生配备学业导师21名,朋辈导师33名,为老生续聘学业导师24名。

三、精准指导,推动导师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学期伊始,受疫情影响,互联网成为朋辈导师与新生间的沟通纽带。在新生入校前,书院组织朋辈导师建立班级迎新群,在新生群内就新生报到流程、迎新服务、入学教育安排、校园学习生活等方面为新生及家长们作了详细的解答,并通过书院抖音进行直播,组织家长“云”游智行,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介绍校园生活区和教学区,让新生和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新生正式入校后,通过“‘沉浸式’逛校园”、“趣味心理团建”、“朋辈导师茶话会”等多种形式带领新生领略三全风光、探寻智行奥秘。

10月以来,学业导师迅速完成了与学生的匹配,并组织了班级见面会,从思想引领、学业指导与规划、学习方式转变、就业选择等内容入手,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谈话、团体座谈会、走进实验室、集体拓展等形式,丰富了线下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0月11日,康复医学院冯杨红老师带领2019级康复治疗学36班全体同学在康复学院运动治疗实验室开展课程学习与反馈交流会,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专业课的学习方法以及与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督促同学们要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未来做一名合格的康复治疗师。

10月25日,智能医学工程学院学业导师带领2021级新生走进实训中心,耐心为学生们解答关于医工专业的发展前景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予了诚恳的建议: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要把学习,创新和实践紧密结合,争取更大的收获。

11月8日,临床学院王炳先老师与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174班同学就考研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为同学们详细分析了近年来的考研形势,并详细解答了如何确定考研目标、如何收集考研资料信息以及备战过程中心理调节等问题,鼓励同学们树立目标,一往无前,为同学们考研提振了信心。

自2019年智行书院成立以来,建立并不断完善学业导师制度,通过月指导活动、科研双选、导师沙龙、心理团辅等诸多实效性较强的活动载体,增强了双院育人的合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极大提升了智行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参加学科竞赛的主动性,学生获奖人数、获奖等级逐年上升。学业导师陈继超、曹璐莹指导并带领学生参加2021年全国智能技术应用大赛获得国家三等奖;学业导师张改改、王悠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赛三等奖。书院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学业导师制建设,打造师生学习、文化、生活共同体,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和创新精神教育,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