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基层风采
讲好中国故事 传承中国文化
作者:文/杨翠苹    新闻来源:崇德书院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4915   发布时间:2020-12-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凝聚共识,扎实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

崇德书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立足“世界文化与历史传承”模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和节点,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采取“古今结合、批判思考”的理念,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同,着力引导广大师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亲情的凝聚力。例如组织广大师生在中国文明网等专题网站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讲述故事,引导广大师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重阳节来临之际,为父母长辈做一件事:陪父母聊一次天、给父母做一顿饭等;到荣军医院看望抗美援朝战士,听老人们讲故事,为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等等。

12月9日,崇德书院特邀刘育霞副教授做客闻德大讲堂,开展“道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她借用“杏林春暖”“橘井泉香”“悬壶济世”等典故,深入浅出的诫勉与会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学工作者乃至“医者”,要从现在起,涵养医者情怀,做到胸怀天下,牢记医者仁心,肩负医者责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奋斗的精神积淀,是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实际工作中,崇德书院注重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块”,创设“课程单元”,打造“1门核心+2门基础+X门拓展”的课程体系。现已开设以《经典研读》为核心,以《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世家训导读》为基础,以《中国家庭礼仪文化》《中国古代礼仪赏析》等为拓展的课程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绵延相传了几千年,影响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时至21世纪的今天,仍然闪烁着无穷的智慧光芒。近年来,崇德书院依托传统节日,将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修身之本、治家之道、处世之要、为学之宗等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有效促进了新时代大学生将主流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涌现了一批以杨爽为代表的优秀学子。如勇救落水儿童,被授予“雷锋式青年”的林群同学;疫情防控期间,不顾个人安危,继续留在医院实习的李雅静、朱飞阳等同学等等。

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清晰表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雄心。当今,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肩负时代使命,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