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通知公告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0年度十佳人物事迹报道
作者:    新闻来源:三全学院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394   发布时间:2011-05-10

李雪峰

(外语部)

她自认为是享受型教师,享受着每天的工作,享受着自我发展,在享受中不断创新,在享受中不断进步:在新乡医学院第七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助教组二等奖,在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一举夺魁,在第一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获得优胜奖,在“三平精神”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她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而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自己学生的成长和成材。201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她指导的学生勇摘桂冠,在学院第一届英语短剧大赛中,她尽心尽力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她深信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才能具备教育学生的资格。她深知研究与教育同等重要,积极总结教育实践,自工作以来发表专业论文两篇,主持并参与申报科研课题两项。她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年度绩效考核名列前茅,荣获学院“2010年度优秀教师”和“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称号。

对她来说,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教育者的道路上她奔跑着,快乐着,作为快乐的三全人,她的付出已经得到无限的回报!

 

 

杨杰

(组胚教研室)

在三全这片沃土上,他,已默默耕耘了四年!四年来,他深深体会着教书育人的忙碌、艰辛与责任,更体验到做教师的充实、快乐和满足!四年来,他用细致生动的讲解展示自己课堂上的风采,用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将学生与讲台永远看作自己的最爱。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他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在2010年发表教改论文一篇。同时,他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有两项获学院第一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其中一项获得河南省第十四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教组多媒体课件二等奖。他还积极参加组胚教研室承担的省级精品课程以及网络示范课程,在搭建平台及上传相关材料等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

在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同时,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在科研方面孜孜求索。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掌握新的实验技术,开拓思路,以科研促教学。工作至今,主持校级在研课题一项,参与发表科研论文九篇,其中四篇为中文核心期刊,参编著作五部。

 

 

申家字

(社科部)

凭着对教师职业的挚爱,她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用热爱点燃学生的激情,在课堂上尽情的挥洒和耕耘,看似枯燥的政治理论课,经她着色添彩,被描绘成美丽的风景,她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讲课打动了众多三全学子。

凭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她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认真履行社科部教学秘书岗位职责,妥善做好教学安排及相关教学材料的整理归档,做好按时值班和图书资料的登记、借阅等工作,为部门教师提供优质服务。

凭着对学术研究的一份热情、一份执着,她在科研的大道上奋力前行,用汗水一次次磨练,一次次提升,深入学习探讨、把握本领域理论前沿,及时掌握最新理论动态,已主持和参与多项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并在多家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即使是在父亲做髋关节置换手术住院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她仍然白天按时上课,晚上到医院照顾父亲,没有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节课。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2010年度绩效考核时荣膺部门优秀之一,获得“2009-2010学年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她说,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教书育人是一片海,在这里赶海,定能收获浪花朵朵,彩贝串串。

 

 

李勇莉

(组胚教研室)

副教授,医学硕士,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她执教于教学第一线,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勤恳、踏实地工作。她认真备课,广泛听课,领略不同教师特别是老教授的课堂风采,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力争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2010年,她承担四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共计约400学时。课上力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坚持反馈作业问题,及时当面交流沟通,深受学生欢迎好评。

在做好教学的同时,她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连续3年参加“中国解剖学会学术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3部,先后参与、主持教学科研课题多项,获成果奖5项。她勇于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并承担新乡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建设任务。

她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教学成效显著,科研成果丰硕,体现了我院教职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学院争光的精神风貌。她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聚而成的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诠释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无尚荣光。

薛松梅

(教学督导员)

副教授,副主任护师,护理学院副院长,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之一。担任《儿科护理学》、《护理健康教育学》、《护理美学》等课程教学任务,身兼“管理者”与“服务者”双重角色。   

作为教学督导员,她怀着满腔热血和赤诚之心,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尽心、尽职、尽责、尽力。正确处理督与导的关系,根据教学安排和督导要求,强化教学过程监督。在督导过程中,坚持“督要认真,评要中肯,导要得法,帮要诚恳”的工作方法,深入课堂第一线,切实做到“督教、督学、督管”。全年共对41位理论课老师、对29人次的实验课教学老师进行随堂听课检查,课后与每一位老师交换意见,客观、公正地指出教师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此外,她还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经常就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换意见,为她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经常听取广大学生对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与老师沟通交流改进教学,将督导工作做得有实效、有深度,为学院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养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为强化青年教师的师德意识和敬业精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姜海波

(工勤人员)

作为一名普通保安,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总是把学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到校工作以来七百多个工作日,无论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酷暑严寒,只要是在岗位上,他那双警惕的眼睛就时时刻刻地巡视着学院的每一个角落,在领导眼里,只要是他上班,领导就一百个放心。

生活中他态度和蔼、乐于助人。在临时工弟兄们眼里,他就像一个热心老大哥时刻地关心呵护着他们;在学生眼里,他是个拾金不昧,认真负责的好保安。他曾不辞疲劳的一个月苦寻失主,他的精神感动着大家。不分昼夜的工作,面对家人的抱怨,他总会说一句话:“关键时刻咱不能掉链子”。

    他用一点一滴的努力为自己的岗位奉献着忠诚。他没有惊人的壮举,凭的是一腔真情奉献,写下了不平凡的事迹。2009年、2010年他均被评为后勤服务之星。他正是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实践着自己平凡的人生,而这平凡之中却蕴藏着无穷的人生哲理,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张帆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西部计划,选调生,征兵入伍,他在忙碌。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招聘会,他在奋斗。职业规划大赛,求职生存挑战赛,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征文大赛,他在幕后运筹帷幄。

他奔走在就业工作的最前线,他利用暑假期间走出学校,走访到医疗用人单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加强了与省内各地医疗卫生单位的联系,加大对县级就业市场的深度开发,拓展我院毕业生就业新渠道,了解各地医疗用人单位录用政策的变化和紧缺专业的需求情况,对我院毕业生培养模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和有效措施,确保我院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

搜集整理分析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掌握第一手就业信息,他功不可没。为学生搜集,核实,发布最新招聘信息,在招聘会上他来回奔走,安排好每一个细节,让更多的学生在他的努力下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他是学生就业工作的催化剂,有了他,学生就业就多了一项有力的保证。

他用坚实的肩膀担负起就业指导工作的使命,他用昼夜不停地努力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他勤勤恳恳,他任劳任怨,他用自己的人生准则和敬业精神给我们证明了什么叫做不断超越,什么叫做永不言败。他用惊人的成绩证明了一个正在加速腾飞的三全学院。

 

 

舒丹丹

(学务部)

  作为一名普通辅导员,她始终坚持以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以学院工作计划和学务部工作计划为指南,秉持辅导员工作职责,致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以教育为主,管理为辅,最终达到德育首位与智育本位的完整统一。

她以“知晓程度高、非形式化、执行力度强”为基准,以“影响力大、时效性长、普及型广”为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以感恩关爱系列活动为例,借助活动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反馈渠道,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010年,她积极与新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成功搭建了政府高校合作的平台,组织开展了我院首届SYB创业培训班,并举办了“大学生就(创)业工作服务指导站”揭牌仪式,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网》、《河南日报》等十几家省内外媒体报道。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了新乡市《创业大讲堂》,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在2010年河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由她撰写的《新乡市高校毕业生就创业环境的调研报告》获得省级荣誉。  

 

 

张新

(学务部)

2007年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他就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拼搏向上的精神、敢于竞争的勇气”是他工作的信条,无名无利无怨悔,有情有义有忠诚,是对他最真实的评价。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工作精神与工作态度,从2009年到2011年,他带领临床专业第一分部在学院运动会、科技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种比赛中夺得多项大奖。为体现分部特色,他更是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接连为一分部创建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包括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阳光体育节、演讲比赛和《扬帆》期刊等,为此他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他想学生之所想,为了将就业工作和实践精神深入到大学的课外活动中,他通过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团委的合作,举办富有特色的简历制作大赛和科技制作作品评比大赛等活动,使众多学生踊跃参与进去。

在他的的不懈努力之下,临床专业第一分部正在发展的道路上逐渐壮大,为学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袁磊

(院长办公室)

他有着真诚的笑容,有着黄牛般的奉献和执着;他是主人翁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的心态,身体力行,主动担当,影响他人;他是一个“傻”员工,除了每天8小时的工作,在夜幕降临的晚上,我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遇到学院大型活动,他更是跑前跑后,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他积极出台新举措,建立健全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学院管理精细化。

他的天赋当然无与伦比,但真正令他与众不同的是:他永远一心向前,永不言败;他永远谦逊,永不满足;他永远乐意关心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永远渴望做得更好;他的体内燃烧着激情、梦想,每一天,他都满怀激情,竭尽全力去做到更好;他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付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认真、奉献、创新和承担。

积极的心态,踏实的工作和努力的付出,使得他的成绩异常突出, 2010年获得全院绩效考核排名第一名,被学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十佳运动员”的荣誉称号。

 

 

2010年度最佳创新奖部门事迹报道

(人力资源部)

他们创新思维、锐意进取,用他们的才智赢得尊重和赞誉。他们富有激情,心怀梦想,通过创新,开启隐藏的人力资源宝库,为学院创造了更大的财富价值。

他们创新管理队伍的考核评价模式,推动全院全员绩效考核,加强学院整体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推行全院全员绩效考核实现以“按岗定薪,以绩付酬”为原则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以绩效考核为基础,与岗位责任和工作业绩相挂钩,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学院整体绩效考核方案推进顺利,开创性的推动了学院整体管理效能,走在全省同类独立学院前列。

  他们完善机构设置,加强人才选拔,按照“统一、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设置36个学院二级机构,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能,同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选拔,选拔28名二级机构负责人,优化管理人员结构。他们创新学院管理人员队伍梯队建设。首次使用人才分析系统,综合考量应聘者的核心素质与职位匹配度,构建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形成了职务能上能下、工作岗位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和“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会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多干事的人有待遇,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