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通知公告
关于2011年暑假前的安全提示(三)
作者:    新闻来源:三全学院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255   发布时间:2011-06-20

生 活 安 全 常 识

一、登山应如何注意安全

1、要合理携带行装用具,最好带上拐杖、绳子和手电筒。

2、天黑以前,一定要到达预定目的地,以免夜间露宿,造成诸多不便。

3、登山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量力而行,结伴而行。

4、雨天、雾天时不要冒失走险路,以免因浮土、活动的石头、路滑、视线不清而失足滑跌。

5、雷雨时要防止雷击,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铁索,不要在树下避雨。

6、不要穿塑料底鞋或高跟鞋登山。

7、登山时可少穿一点衣服,如停下来,特别是汗流浃背时要披上暖和的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8、要注意山林防火。

9、要防毒蛇咬及野兽袭击。衣服要包紧身体,不要有太多裸露在外,以防被毒蛇袭击。

10、在深山、树林中行走,特别是在阴雨或大雾天气,要注意防止迷路。事先最好找一位向导同行,不要单独行动,不要到深山密林里去。

二、游泳时应怎样注意安全

1、游泳前要了解自己健康状况,能否参加游泳要听取医生的意见。

2、要选择好地点,了解浴场情况。

3、下水前要先活动身体。

4、不要冒然 “扎猛子”、潜泳,不要打闹,以免呛水和溺水。

5、正确估计自己的水性,不要逞能。

6、不要在急流、旋涡处游泳,禁止酒后游泳。

7、游泳过程中,如突然觉得眩晕、恶心、心慌、气短或四肢抽筋,要立即上岸或呼救。

8、当小腿或脚抽筋时,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跳跃,或自己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

9、遇到溺水危险时,可用下述方法自救:

⑴身体放松,深呼吸一口气后面向水底,四肢放松下垂,让头枕、后颈部漏出水面,直至感到需要呼吸时为止;

⑵ 当想呼吸时,将双臂慢慢抬到肩部高度,同时一腿向上提高到腹部高度,另一腿尽量向上屈,头部不变,节省气力和防止身体下沉;

⑶ 将头仰起呼吸,同时双手猛力向下推,双脚向下蹬。换气时向别人呼救。

⑷ 吸气后,恢复开始姿势,反复进行,可保持身体不会下沉,直到获救。

三、校外租房易发生问题

由于所租房地处居民的社区或城乡结合部,不可能像校园那样有严密的安全制度和措施,因而更易出现以下问题:

1、房屋被撬的偷盗案件。

2、煤气、电器使用不当或设备老化导致的火灾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

3、上门抢劫。

4、地方不法之徒的无端滋扰。

5、与房东或邻居的纠纷及纠纷未妥善解决后可能产生的其他严重问题。

四、正当防卫

(一)什么是正当防卫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怎样正确运用正当防卫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实施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

第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第三、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

第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能阻止对方对自己的侵害),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三)哪些是非正当防卫

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

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

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它是指防卫者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实施的侵害行为。

4、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本不存在,由于行为人猜想、估计、推断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而对其实施侵袭的一种不法侵害行为。

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它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说还未到来的时候,而对准备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谓的防卫行为。

6、事后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五、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健脑

1、吃好早餐。一直就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说法,但由于早上时间最为紧张,有的学生又懒床,就来不及吃早餐。这样,对大脑的损害非常大,因为不吃早餐造成人体血糖低下,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而上午又是功课最多的时候,大脑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应,长期下去,会影响功课和大脑的发育。早餐中鲜牛奶最为适宜,它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卵磷脂。

2、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大脑休息和调整的阶段,睡眠不仅能保持大脑皮层细胞免于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了新的平衡。良好的睡眠有增进记忆力的作用。青少年每天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要注意睡觉时不要蒙头,因为蒙头睡觉时,随着棉被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大脑供氧不足,长时间吸进污浊的空气,对大脑损伤极大。

3、饮水充足。水是人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饮水不足是大脑衰老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水,以保证身体的需要。

4、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不仅可以使骨骼、肌肉强壮发达,还能促进大脑和各内脏器官的发育。

5、不要带病用脑。在身体欠佳或患各种急性病的时候,就应该休息。这时如仍坚持学习用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的损伤。

大学生安全教育材料

保卫科随笔            

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的盗窃、诈骗案件逐渐增多,案件数量、涉案资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秩序,而且对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给社会、学校、家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被查获的犯罪嫌疑人有社会青年、外校学生、也有本校学生,甚至有刑满释放人员。他们交代说:偷大学生的东西很容易,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防范!到教室、自修室、餐厅偷包,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管谁,拿了包就走。到宿舍偷,大学生经常屋里没人不锁门,或是有人睡觉很沉,钱包、随身听、手机等物随意放在床头、书架、枕头下等处,很好偷。有时遇到人说一声找人就应付过去了。情况确实如此,保卫处在日常巡查中经常遇到屋内无人不锁门或屋里有人睡觉很沉,别人进去后干什么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不仅是宿舍,在很多场合,都有不注意保管自己的物品情况。有的将物品放在教室、自修室一夜不管,有的将装有现金等贵重物品的包放在教室、餐厅占位;有的在操场将衣物乱放;有的将不明身份的推销人员迎进宿舍,这都给盗贼创造了机会。

师生防范意识薄弱已经成为校园失窃案的主要原因。在多所高校做出的调查表明:有80%以上的失窃案发生在学生宿舍、教室、餐厅,其中大部分案件,只要平时稍微注意一下就会避免发生。

广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社会不法分子的侵害。大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学校相对封闭、纯净,对校园环境形成一种信赖,而主观上自我防范意识又先天不足,对犯罪分子缺乏警惕,使犯罪行为越发有恃无恐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心理,专向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设置骗人圈套:或扮演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令人怜悯;或装成轩昂倜傥模样,使人好感,在花言巧语中让人上当,骗财骗色,这样的例子经常在报刊中出现,狗万滚球学生出曾发生过类似被骗的事情,应引起我们全体同学的高度重视和注意,平时对社会上那些不认识的人主动与自己打招呼时,要特别留意,保持清醒的头脑,谨防上当受骗。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当受到犯罪分子威胁时,要沉着、镇定,想方设法摆脱要挟,寻找机会向公安、保卫部门报告。

现将发生在学生中的几类典型案例通告我院广大师生,希望大家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以减少并杜绝此类情况继续发生。

经济管理系财管0402班,于200547日上午体育课,学生××由于进行1000米测试,将随身携带手机放置书包内,并将书包挂在足球场和篮球场分界处的铁栏上,后发现丢失。该班另一同学×××把书包挂在足球场边上的栏杆上,后拿书包时发现手机丢失,据了解该班上课时,同时有好几个班级在上体育课。

管理系人力0302班学生××于200549日下午430分左右在学院洗浴中心洗澡,因带有手机钱包等物品,故将物品用锁锁住,后发现柜子被撬,钱包手机等物品丢失。电子商务0403班学生××于2005410日在学院洗浴中心洗澡时,将手机等贵重物品放置柜子中且未加锁,后发现丢失。

警示:在公共场所对个人贵重物品要注意妥善保管,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易发生财务被盗及丢失现象。

我院成人教育学院03级企管4班学生段×于200519日晚845左右,将手机放在宿舍桌子上后便前往其他宿舍借书,走时该宿舍无其他同学。前往其他宿舍时并未锁门,半小时后发现手机丢失。200549日,1号公寓227宿舍通工0207班李××丢失诺基亚手机一部。(宿舍有人在,有人借推销、卖东西为由偷走手机。)

警示:宿舍中要做到人走关门的好习惯,并且对外来推销人员警惕,做到主动询问,及时报告,可以有效的防止溜门盗窃案件的发生。

去年415日,计科0305班学生魏×发现自己银行卡中2100元被盗,在了解该案的情况时得知该生银行卡密码是本人生日,而魏×平时在宿舍中曾在宿舍聊天时流露过此情况。后经保卫处内查外调,该案系同宿舍吕××所为,吕××已被开除处理。

警示:银行卡的密码设置最好不要用生日、电话号码等他人较为熟悉的内容,另外银行卡保存不当也是此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315日晚西北政法学院法二系学生陈×在校外碰到两名女生,两女生自称是从上海来西安看网友,因手机没有电借陈×手机与家中联系,后又称银行卡取钱时被吞掉央求陈帮助,两女并拿出身份证取信于陈×,陈×信以为真,在留下对方联系电话后将手机及200元钱借与对方。后两女不知所踪,陈×方知被骗。

警示:骗子的伎俩多种多样,但都离不开抓住人的心理,要么是楚楚可怜博人同情,要么是利用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以利益引诱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