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脉少林悟武魂 探源豫博溯文明——豫北医学院中外学子“行走河南·感知河南”郑州站侧记

作者:文/卢明臣 张贺婻 图/马佳 高哲浩   新闻来源:外事部
责任编辑:冯昊晨
时间:2025-07-03   浏览:10

在少林禅武的刚柔并济中对话多元文明,于青铜重器的斑驳铭文里破译华夏基因。

6月23日至24日,豫北医学院“行走河南·感知河南”社会实践团走进郑州。中外学子以“做中华文明的学习者、文明对话的讲述者”为志,在嵩山少林寺感悟“拳禅合一”的东方智慧,于河南博物院解码“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以青春脚步践行“三下乡”活动中“传承中华文化”与“促进民心相通”的深刻使命。

少林古刹:千年禅武中的文明对话

晨钟回荡,嵩山叠翠。中外学子满怀期待地踏入这座千年古刹。他们首先参观了少林寺常住院。沿着中轴线前行,依次走过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每一处殿堂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丰富的历史故事。学生们认真聆听着少林寺自北魏始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对其文化传承以及武术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地位有了初步认识。当看到碑林中保存的历代石碑时,大家纷纷被碑上精美的书法和雕刻所吸引,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少林寺历史的见证者。

最让学生们热血沸腾的当属少林武术体验环节。在少林寺演武厅,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正在上演。武僧们身着整齐的僧袍,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他们展示了少林功夫的各种拳法和器械,如刚劲有力的少林拳、虎虎生风的少林棍、灵活多变的双刀等。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感,一招一式间尽显少林武术的独特魅力。精彩之处,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武僧们还亲自指导学生们学习一些基础的武术招式。学生们纷纷踊跃参与,在武僧的耐心教导下,认真地学习着抱拳礼、马步冲拳、弓步推掌等动作。

来自尼日利亚的国际学生Merit兴奋地说:“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少林武术,这次能够近距离观看武僧表演,还能亲自学习,真的太激动了。通过学习这些招式,我感受到了少林武术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能,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来自津巴布韦的国际学生Enock也表示:“少林武术太震撼了!我爱中国武术!”




豫博探源:青铜纹路里的“中国答案”

第二站中外学子走进河南博物院,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体验与跨文化交流,解码中原文明基因,感受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的磅礴力量。

踏入以金字塔造型闻名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馆,穹顶之下,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正式开启。在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展厅,距今8000年的贾湖骨笛以七孔构造展现远古音律智慧,引发国际学生们的惊叹。Merit轻抚展柜玻璃感叹:这比西方最早的吹奏乐器早了3000多年,中国古人对音律的理解太超前了!

在商周青铜展区,莲鹤方壶的灵动飘逸、云纹铜禁的精密铸造、妇好鸮尊的神秘纹饰……一件件国宝级青铜器以雄浑古朴的姿态,诉说着商周时期的礼乐文明与铸造智慧,无不令人震撼!参观过程中,国际学生手持放大镜仔细观察器物细节,惊叹于古人“失蜡法”工艺的精湛。中国学生吉瑞妍和田泽成主动担任“文化翻译”,结合《周礼》典籍,向外国伙伴讲解青铜器在祭祀、宴飨中的礼仪功能。“这些青铜器不仅是艺术品,更承载着中国古代的社会密码。”Enock感慨道。
      在唐代展馆内,三彩载乐骆驼俑、鎏金双蜂团花纹银香囊等珍贵文物惊艳众人,生动展现了唐代的繁荣盛景与高超工艺。中外学生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赏、拍照记录。形态各异的唐代仕女俑、刚劲洒脱的书法摹本,也引得大家赞叹连连,深刻感受到唐代开放包容的审美风尚与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作为行走河南·感受河南系列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站,让中外学子在触摸历史中感知文化厚度,在思想碰撞中拓宽文明视野。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之旅,不仅加深了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知,也让中国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让中原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未来,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深入探索中国各地的文化宝藏,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