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从八秩烽火到青矜使命:黄河岸边的时代回响

作者:文/金潇 图/朱家乐   新闻来源:精诚书院
责任编辑:杨振文
时间:2025-07-03   浏览:10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2025年6月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豫北医学院黄河医韵·赤诚80载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在黄河岸边唱响了这曲荡气回肠的《保卫黄河》。这支由医学生和校艺术团组成的队伍,以这部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民族史诗为精神纽带,重温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抗争历史,在奔流不息的母亲河畔,用青春之声唱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红色旋律激荡:黄河岸边的特殊音乐会

在奔腾的黄河岸边,实践团搭建起充满创意的露天舞台。豫剧名家汤玉英与队员们共同演绎了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汤老师将豫剧独特的唱腔韵味融入这首经典抗战歌曲,与队员们嘹亮的合唱声完美融合。



演出间隙,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诵《黄河颂》。当“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雄壮歌声与奔腾的黄河涛声交响共鸣时,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既深情礼赞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又创新传承了红色文化基因,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黄河岸边开讲:露天课堂感悟医者担当

随后,实践团搭建起别开生面的“露天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贾亚琪以涛声为伴,深情讲述80年前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抗战史诗。“就在我们脚下的黄河岸边,”贾老师动情地说,“不仅铭刻着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足迹,更书写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动人篇章。”

课堂特别设置了“抗战医者故事”分享环节。队员们轮流讲述白求恩、林巧稚等医界前辈在战火中坚守岗位的感人事迹。夕阳西下,实践团的旗帜在黄河风中猎猎作响。“八十年前,先辈们用鲜血保卫黄河;八十年后,我们要用医术守护生命。”队长党凤起的总结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更让医者仁心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医者初心永驻:在专业中淬炼家国情怀

最后,实践团特别邀请汤玉英老师参观了狗万滚球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在生命教育体验区,队员陈如梦为汤老师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并进行了标准演示。“1、2、3...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汤老师认真观摩,并学习心肺复苏操作要领。她感慨道:“医学生不仅要传承红色精神,更要练就过硬本领,这才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围绕“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展开讨论。钱居正说:“抗战时期的医护人员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践结束后,队员们主动为周边村民开展急救培训,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等实用技能,把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



黄河之水奔涌向前,精神之火生生不息。在这个特殊的夏天,豫北医学院的年轻学子以医者之名,在母亲河畔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俯身聆听历史的回声,昂首唱响未来的强音;他们用专业诠释仁心,用行动注解担当。当白大褂遇上黄河浪,当听诊器邂逅抗战歌,这群新时代的医学生用独特的方式证明:“红色基因从未褪色,医者仁心历久弥新。”这既是对烽火岁月的最好纪念,更是对健康中国的最美承诺。